丑小鸭的蜕变
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武晓慧
武晓慧,女,1996年出生在河南位处黄河滩区的一个小村落,由于个人家庭境遇,晓慧家成了贫困落后村子里更贫困落后的一部分,从8岁起,晓慧开始刻苦努力的学习,挑灯夜战成为日常。因为她的妈妈说,考上好大学是改变家境况的唯一出路。幸运的是,2013年的高考,她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,拿到录取通知的那刻,她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。
初入大学,晓慧却面临了对大学、对天津这座城市的适应问题。在一次交流中,她曾这样形容自己最初的大学生生活:“我依然落后。天津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大城市,大城市的生活缤纷多彩,各种高楼大厦,各种我看不懂的奢饰品,我身边的同学仿佛与我不是来自一个世界,我不懂乐器,不懂绘画,不会说流利的普通话,甚至不会开电脑,我听不懂她们的谈话,不知道什么是“飞行模式”,好像我什么都不会、什么都不懂。就连支撑我自信90%的成绩也在这所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里失去了光环。我也依然贫困,贫困到靠资助和助学贷款才上得起学。这一切的一切,让我的自卑达到了峰点。”
2013年,在学院的支持和鼓励下,晓慧申请了每年3600元连续四年资助的胡安朋助学金,并且为她提供了学院的勤工助学岗位。“自卑,因为太渴望变好”。一直以来,晓慧十分努力,极力的渴望能变成想象中的自己:举止得当、谈吐风趣、博学多识……而刚入学时的她确连跟陌生人说句话都脸红、结巴。“我要改变我自己!想要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我!”,这是她的信念。想要成为这样的人,她深知要做的太对太多,而自己又是一个慢热型的人,时间有限,不想因为兼职浪费在校学习的时间,助学金是便成了她的“稻草”。
助学金让晓慧有更多的时间做她想做的事情。3年,她做了很多,学习到很多东西,内心变得强大。2013年,晓慧进入了校社团联合会、院青年志愿者与服务中心做干事,跟大家一起做素质拓展、举办荷花节及社团评优大会、参与趣味运动会等,在这种良性循环中,她结实到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性格变得越发开朗;2014年,担任班长,在“周恩来”班的尾期和其他班委一起为班级争得了南开大学第五届“周恩来”班、天津市优秀集体的荣誉称号,同年加入义工联盟、绿色行动小组举办了地铁站之类的志愿服务活动,增强了自己的组织、交流能力;2015年,担任院青年志愿者与服务中心副主任,和部长们一起把青志协经营成一个温馨有爱的家;2016年,第一次申报社会实践研究课题并带领9人的小队伍前往家乡进行了实践活动,圆了她当初“把南开大学的精神带回家乡”的愿望。自大二学年起,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南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。如今,她已经成功获得保送资格,继续在攻读研究生。伴随着成长,她的自信越发强大,虽然站在台上的还是会打哆嗦,但她相信,总有一天它会成为闪亮自己的舞台。
对于学校的资助,晓慧曾说:“助学金教我学会爱。自上高中起,我先后得到过国家的助学金、民间助学金、爱心人士助学金。如果没有入学时桑梓对我的资助,我不知道能不能顺利上大学,如果没有胡安朋助学金,我不知道我能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会减少多少。助学金不仅是一份物质资助,更是一份精神支柱,这是爱的传递。助学金让我感谢生活,学会被爱与给与爱。也因此我喜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,两年的社区义务家教、学校活动志愿者、养老院看望老人、禁毒宣传、地铁导航、献血……这些让我的内心感到温暖,感受到我存在的另一种价值:传播爱。”
“感谢曾经资助过我的所有人(组织),谢谢你们的爱。感谢大学四年为我提供资助的爱心人士,我不知道您的真实姓名,不知道您的模样,您像是一个神秘的存在,又像是一个普通的存在,每次见到满怀善意的人时,我觉得她(他)就是您。这种爱给了我足够成长的空间,给了我精彩下去的自信。从小我妈说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”,我知道你们不图回报,我会在爱的环境里传播爱,我决定从我正式领工资开始,资助需要帮助的学生。”